坐过山车为了啥?好玩?刺激?不止,过山车还能有“医疗效果”——治肾结石!
喂,严肃点,这可是第28个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医学奖的获奖研究。研究者之一是一位叫做瓦廷格(David D. Wartinger)的泌尿科医生,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骨病医学院。他的一位患者分别坐了三次大雷鸣山矿车(Big Thunder Mountain Railroad,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士尼神奇王国主题乐园),每坐一次就排出一枚肾结石,效果杠杠滴!
实际上,不止一位病人——在过去几年中,有很多泌尿系结石患者都报告说,体内的结石寄己个排出来了;在这之前,他们都坐过这个过山车。报告的病人数量非常可观,乘坐过山车和肾结石排出之间的关系,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
大雷鸣山矿车过山车是一款西部风格主题的过山车游乐设施,除了奥兰多,在加州、东京和巴黎的迪士尼乐园里也有同款过山车在运营。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尿路模型,装上小石子,带着去坐过山车,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骨病协会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上。
肾结石是什么?
泌尿系结石,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存在于人泌尿系管道里的小“石头”。当尿液里的一些成分,比如钙质、草酸、胱氨酸和尿酸浓度过高时,就有可能凝结在一起形成结石。大约有19%的男性和9%的女性在一生中会得泌尿系结石,比例真的不低。但不是所有泌尿系结石都有症状,这和结石的大小、位置都有关系。
我们的泌尿管道包括滤水系统——肾脏(其中包括集水容器——肾盏和肾盂),排水管道——输尿管,蓄水池——膀胱,泄水阀门——尿道。在泌尿系管道的各个部位,都有形成结石的可能,因此从部位上划分,泌尿系结石包括肾内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绝大部分泌尿系结石产生于肾盏中,它们漂浮在肾盏中,随着时间延长,体积可能会越长越大。小号的结石可能随尿液被自发排出,体积比较大的结石由于无法通过管径比自己细的肾盏出口,可能终身被困在肾脏里。尤其是位于最下方肾盏内的结石,由于重力作用,不太容易排出。在排出过程中,如果一些结石嵌顿在肾盂输尿管里,造成尿路梗阻,才会产生剧烈的腰腹部绞痛症状。
带着“尿路”去坐车
这位医生用硅树脂做了一个透明的肾输尿管人造模型,灌上尿液,再装上三枚不同大小的真结石(4.5mm3、 13.5mm3和64.6mm3),带着去坐大雷鸣山矿车过山车。
这是一个相当严谨的模型,不仅精确按照真实患者的尿路解剖形态和大小,连那三枚结石,都是患者乘坐大雷鸣山过山车后排出来的真家伙。
研究者将尿路模型安放在一个背包中,固定在过山车座位上(也不知道给模型买票了没),模型的高度和正常解剖高度一致。三枚小石头一共被安排坐了20圈,座位的位置是随机的,因为科学研究小背包也是需要排队上车的呀。三枚石头初始的位置、乘坐的列车区域、石头最终的位置,都被分别记录下来。
结石们刷圈20次,有8次坐在了列车前部(前三列车厢的1—7排),其余12次都是在最后一节车厢(第五列车厢的13—15排)。统计数据发现,在列车前部就座的8次运行后(共24枚),总共只有4枚排石记录,排石率为16.67%。而在列车后部就座的12次运行(共36枚),共有23枚排石记录,排石率高达63.89%。
最小的结石应该最容易排出吧?结果恰恰相反——最小的结石排出率最低。最大号的结石,在列车前部座位时排出率是小结石的2倍,在列车后部就座时也超过小结石排出率。
如果按结石在肾盏内的初始位置统计,在列车前部就座时,和生理情况相似,下方肾盏内结石的排出率是最低的,只有11%左右;其次是中间肾盏,最高的是上方肾盏内的结石,有22%的机会被排出来。而坐在列车后部时,上方肾盏内的结石,无论大小,100%被“甩”出来了;连排石率最低的下方肾盏,也有40%的几率把结石排出来。
过山车有特殊魔力?
大雷鸣山矿车过山车,是什么魔鬼级别的过山车吗 ?并没有,它只是中等刺激程度的过山车游戏,全程2分30秒,虽然设计了很多急转和速降的节段,但最高时速其实只有56公里/小时,而且还没有上下颠倒的设计。这下,有正坐、倒挂各种过山车的欢乐谷显然不服,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创世纪也跃跃欲试,更不要说新加坡环球影城据说让人嗨到呼吸性碱中毒的太空堡垒双轨超级过山车。
然而,研究者却只在大雷鸣山矿车过山车观察到了排结石的现象,同在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的其他几处过山车游戏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至于为什么大雷鸣山矿过山车有这种魔力,这还有待热爱刺激不怕晕的科学家和小石子们进行更多的研究。
一些体积小的结石,包括那些接受过体外震波碎石后的结石碎片,也可能长期存在于体内而不被排出。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小石头或石头碎片都有可能会继续长大。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的确建议,部分接受了体外碎石术后等待石头碎片排出的患者,可以去坐几趟大雷鸣山矿车过山车,加速结石排出,而且最好要坐后排啊。毕竟,那些直径超过6mm的结石,在不做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自发排出的几率是1%。这可比过山车试验数据的结果低多了。
不过,得了泌尿系结石,就统统去玩儿一趟过山车,赌一把排石吗?这显然是不靠谱的。
正经的做法还是到医疗结构就诊接受评估。直径不到5mm的结石通常有机会会自己排出,没有症状的患者可以继续观察。出现明显症状或已发生尿路梗阻的患者,需要及时治疗。目前针对泌尿系结石,除了体外震波碎石,还有经皮肾镜取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成熟、安全的外科干预措施,疗效确切,立竿见影。当然,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预防泌尿系结石形成,才是最重要的。